1、 玉米淀粉價格走勢
2、玉米淀粉動態
玉米淀粉上漲趨勢仍存
10月底至今,國內玉米淀粉價格累計漲幅達300—400元/噸,價格較低位已經暴漲近20%。目前,東北和華北產區降雪影響玉米上市量,導致企業成本抬高,給玉米淀粉市場提供支撐,也促使行業開工率增加至八成。筆者認為,支持玉米淀粉繼續上漲的因素仍然存在,玉米淀粉1601合約有望在12月漲至2500—2550元/噸。
產區雨雪天氣打亂主銷區玉米市場節奏
若按今年政府定調市場去庫存化步奏陸續推進,玉米行情可能在11月前后新糧集中上量期出現一個明顯價格底部,之后隨著飼養行業的逐漸回暖及華北低價糧源的消耗,市場走勢會逐步在陳糧消化和臨儲收購當中探尋一個平衡點。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誰料華北的持續陰雨在11月份掀起了一波不小的波瀾。
淀粉 多空分歧加大
面對目前供應放大、消費收縮的市場,淀粉企業之間的分歧也在不斷加大。企業分歧的核心集中在臨儲收購對玉米現貨價格支撐性影響持續的時間及力度上。從政策角度分析,臨儲收購對玉米價格的支撐傳導到淀粉市場,刺激企業短期提價及提高開工率。從市場角度分析,臨儲收購結束后,臨儲玉米高庫存、淀粉高供應的壓力還會再度顯現,這樣淀粉短期上漲結束后還將重新回歸下行通道。
收儲政策暫時提振 玉米及淀粉不宜過分追高
目前淀粉價格頂部已經出現,后期可能出現調整,但不會再度挑戰前期低位。之前的價格低位使得玉米淀粉相較于木薯淀粉而言具備價格優勢,這也是支撐玉米淀粉以及玉米反彈的基本面因素之一。但是隨著價格的回升,這一優勢將逐漸模糊,尤其是如果下游需求敏感的話。另外,當前淀粉行業開工率已高達80%,為近5年來的最好水平,淀粉產量明顯增長;同時下游需求并未發生根本性好轉,因此后期玉米淀粉價格出現回落的概率很大。如果華北的雨雪天氣有所改觀的話,玉米重新上量將導致華北尤其是山東成本回落,原料價格下調也會傳導至玉米淀粉。
原料漲價需求提振 淀粉市場走勢向好
進口木薯淀粉“大門”關閉,木薯淀粉替代暫停;白糖價格高位,淀粉糖替代需求獲振;“雙節”將臨,食品、飲料需求有望提升。多重利好因素支撐,但考慮到國內終端需求受經濟大環境影響,以剛需為主,對后期淀粉市場行情走勢謹慎樂觀。